公司新闻

交控财务:适应新发展 奋进新征程

返回
2021-12-17

2022年是全面实施“十四五”战略规划的关键期,是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期,为了更好地把握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前瞻性思考、全局性谋划2022年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,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,在担当作为中开创新局,公司党总支书记、董事长杨水明将重点围绕“2022怎么看、怎么干”,畅谈2022年工作目标、工作思路、工作举措,以及可定义、可操作、有影响力的优先行动方案,以系统谋划2022年的发展之计、目标之计、创新之计、突破之计,在“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”的大局中创新创造、奋力作为。


▲ 交控财务党总支书记、董事长 杨水明

Q:2021年是交控财务成立10周年,您觉得交控财务今年有哪些工作亮点?

杨水明:2021年,交控财务聚焦集团领导最关心、成员单位最直接、公司发展最现实的问题,全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题,金融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稳步提升,在推进集团高层次产融结合中进一步发挥了内部主力军作用。

一是金融服务见实见效。以电票业务为例,作为全国首家采用电票支付高速公路工程款的财务公司,公司不断提升交财电票在金融市场间的认可度,截至目前与主流商业银行建立了电票保贴、转贴现等同业授信近50亿元,电票承兑数量从每年3笔、26笔、40笔、1952笔,发展到今年前10月已经累计办理3206笔,预计全年办理4000笔,承兑金额30亿元,有效缓解成员单位资金支付压力,降低财务成本。

二是流动性管理抓实抓细。高效发挥资金归集、结算、监控平台作用,率先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商户资金归集,新增高速石油油品资金、通行宝SD-WAN服务费等托收业务,积极推进集团整体资金从流入管理、支付管控、需求预测、融资计划、调度监控到安全预警的闭环管理,提高流动性指标监测频率,丰富监测手段,不断提升流动性管理水平。

三是风险管理有典有则。扎实做好“稳金融”,积极开展风险防控“大排查、大处置、大提升”行动、“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”活动,持续丰富完善公司治理、资本管理、风险防控、内部控制等183项管理制度,公司合规管理能力明显提升,执行人民银行政策评价是南京地区唯一一家A级非银金融机构,江苏银保监局监管评级继续保持最高等级1级,省财政厅地方金融企业绩效评价继续保持A级优秀。

四是改革创新稳扎稳打。紧紧围绕国企改革目标任务,主动施压,将改革任务由46条增加至58条,聚焦“干什么、怎么干、干得好”主题,统筹谋划、稳扎稳打,攻坚克难、确保成效,跑出交财“加速度”。截至10月中旬,公司在集团系统率先完成58项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”刚性任务,形成了159项改革成果,进一步构建了融合共享、协同敏捷、充满活力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。

Q:立足第二个10年的新起点,交控财务2022年的发展之计聚焦在哪些方面?

杨水明:2022年,交控财务将以主动服务江苏交控建设“国际影响、国内领先的万亿综合交通产业集团”为首要核心,将高效的资金应用、管理作为基础目标,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、优化金融供给条件,在贴身服务力度、一揽子服务宽度、产融结合深度、终端服务精细度、增值服务广度等诸多方面全力提升,持续推进“四化建设”,全年累计发放自营贷款100亿元,日均自营贷款不低于86亿元,办理票据承兑30亿元,为集团节省财务费用9亿元,进一步在集团构建起广覆盖、有差异的内部资本市场,满足成员单位日益增长的多层次、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。

Q:您刚才提到的“四化建设”,具体包括哪些?

杨水明:一是服务体系集成化。把握账户、资金这一管理服务工具,切实发挥好统一结算、内部清算、资金归集、资金备付、资金运作和资金监控平台职能,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,借助价格引导、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等方式,强化资金日均管理,推进全品种资金归集,进一步扩大集团资金归集和结算规模,年末存款余额不低于125亿元,全口径资金集中度不低于90%,同时深化资金流向、流量在线监测,健全资金预算编制、监督及评价机制,提高预算精细度,协助做好成员单位的融资分析、流动性管理、资金风险管理,确保资金安全、高效使用。

二是服务价值多元化。继续巩固和深化项目前期贷款、项目运营期贷款、法人账户透支、财票、保函等已经开展的新业务,强化成员单位商票业务推广,并加大新产品、新市场、新业务开拓力度,积极围绕“路延”“路沿”经济和成员单位需求研究设计低成本、高效率、定制化的金融产品,有序推进保险代理、债券承销等新业务资质申请及开展工作,对内部成员单位持续做好金融价值输出,对外部商业银行加快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,打造符合监管要求、满足集团发展需要的金融价值创造体系。

三是服务品质精细化。以打造“鑫易通”金融服务品牌为抓手,持续深化一对一客户经理制,始终坚持“零距离”贴心服务,加大成员单位实地走访力度,确保一般成员企业全覆盖、重点成员企业深入盯,并完善“线下服务工作日8小时不间断、线上服务24小时不打烊”服务机制,健全“客户经理+产品经理+专家团队”铁三角组合,全方位满足成员单位因不同业务类型、不同咨询动因而衍生的多样化服务需求,切实做到让客户经理多跑路、让成员单位少跑腿。

四是服务团队智库化。坚持“融资+融智”协同发力,充分发挥“内部人”的组织优势,立足于成员单位主要业务的产业特点、经营周期、生态环境等,进一步拓展成员单位财务顾问、融资方案设计及“融融结合”融资等金融投顾服务,积极为成员单位提供投融资、资本运作、资产管理、负债管理等的咨询、分析、方案设计,持续提升信息咨询和金融增值能力。准确把握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、金融政策趋势,不断优化《交财资讯》《一周金融观察》。

围绕2022年的发展思路和目标,交控财务将有哪些保障措施?

杨水明:一是强化党建领航。坚持把党旗擎在金融服务的最前沿,围绕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,进一步完善“融汇先锋”党建品牌+N项业务品牌双动体系,加强“财·鑫”人才孵化基地和“金卫士”工作室建设,做优“财·智”创新创效品牌和“财·思”学习社品牌,深化红星党支部和先锋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,持续打造对员工更暖心、让上级监管机构更放心、对成员单位更贴心、履行社会责任更有爱心的“四心”党组织,推动党员干部把初心和使命转化为锐意进取、真抓实干的政治自觉、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

二是强化风险防控。构建以合规管理为导向、公司治理为重点、内部控制为抓手的“三位一体”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,加快完善“党组织核心领导、股东会把控大局、董事会战略决策、监事会尽职监督、经理层授权经营”的现代金融企业治理机制,健全风险管理目标、风险应对策略等管理手段,严格落实员工行为控制、实物控制、风险暴露限额的审查、审批与授权、验证与核实、不兼容岗位的适当分离等内控机制,统筹推进内控、风险和合规管理的深度融合,形成全面、全员、全体系的风险防控格局。

三是强化科技赋能。坚持“金融科技+场景融合”,加快推进完成“2020-2022年信息科技三年建设计划”,持续优化内部管理系统,完善线上成员单位服务渠道,从产品创新、流程优化、服务提升、金融生态、综合治理等维度推进公司智能化、数字化转型,并加快搭建“准、快、全、智”的大数据平台,建立懂数据、擅于分析数据、会用数据的业务团队,聚焦成员单位行为信息挖掘,推进数据采集、传输、存储、处理和反馈的闭环管理,不断实现金融服务的精准化以及风险管理的智能化。

四是强化人才支撑。深入开展“导师带徒”活动,探索建立内训师培训体系,加大对员工创新创效成果的运用推广和奖励力度,有效开发整合内部智力资源,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。坚持产融结合、复合培养,加快构建立体化岗位阶梯培训体系,采取自主培训与外委培训相结合、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形式,提供多层次、多渠道、全覆盖的培训资源,持续为集团和成员单位输送专业性复合型的金融财务人才。